【愛自己】愛一直都在,我們失去的不過是對愛的覺知

愛究竟是甚麼?人類為何需要愛?這是哲學上的未解之謎,可是想必愛都縈繞在你我的周遭,只是有時候我們忘了看到。

我想,之所以哲學尚未解開愛的謎底,是因為我們無法用邏輯解釋這一切。對我而言,愛是情緒的原動力,是生命的本質,更是靈魂最終嚮往的依歸。宇宙不是倚仗著邏輯運作的,但我們仍能透過觀察與覺知,來和宇宙對話。

什麼是愛?

我很喜歡《我需要你的愛,這是真的嗎?》對愛的詮釋,作者說:「戀愛是你給自己愛的體驗,好似有人舉起了鏡子,讓你看見自己的心。至於失戀,我們失去的不過是對愛的覺知,並非愛本身。」

意思是,我們在戀愛中感受到的愛,並非源自於對方,而是自己對自己的愛。愛情帶來的喜悅都是貨真價實的,只是我們時常搞錯了愛的來源。你要了解,在愛情中讓你閃閃發光的是你自己。

我們對自己的愛一直都在,只不過有時我們忘了看見,或是錯把他當成是別人給予的。只要妳認為愛是取決於另外一個人,那麼無論如何,喜悅都會不見。

如何愛自己

自愛是種本能,我們沒辦法不愛自己。我們大多數時候都不會做出違背自己利益的選擇,我們會心疼、憐惜自己,想要對自己好,我們沒辦法不愛自己。

但是有時候還是會覺得不愛自己,那只不過是無法察覺對自己的愛罷了。愛一直都在,我們失去的不過是對愛的覺知,並非愛本身。

所以失去對愛的覺知的人們才那麼渴望被愛,因為別人的愛就像鏡子般,能夠讓我們看到對自己的愛。你在愛情中感受到的愛,其實是你對你自己的愛啊。

為何會失去對愛的覺知?

《我需要你的愛,這是真的嗎?》本書的主要概念是區分「念頭」與「事實」,並闡言:「任何一個不舒服的感覺都是在提醒你,你相信了不真實的念頭。」

事情本身都是中立且不帶有情緒的,賦予事物意義的是人們。因此,讓你受傷的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你對於那件事的詮釋。

舉例來說,當我們和對象分手後,難免會產生一些念頭,例如「我需要你的愛」。我們相信了這個念頭,才失去了對愛的覺知。

反轉念頭:相反的想法也同樣真實嗎?

我們可以透過練習看見事情的本質,讓自己的心更靠近真實。去質疑這些念頭的真實性,問自己:「我需要你的愛——這是真的嗎?」

現在,讓我們反轉「我需要你的愛」這個想法,首先反轉對方,再來反轉自己,最後轉到反面,並逐一驗證。

你會發現,反轉過後的事實和原先的念頭比起來,總是更加真實。

  • 需要的愛:感情是相互依靠的,失去了我的愛,想必你也會有些惆悵、不習慣。
  • 需要的愛:我是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,我想要愛自己,而不是一直關注你。
  • 不需要你的愛:在愛情中所感受到的愛是源於我自己,因此就算沒有了你的愛,我依然能夠給予自己愛。

健康的愛是什麼樣子?

你了解到你在愛情中感受到的愛源於自己,不將讓自己快樂的責任寄託到對方身上。

你感覺到身旁充滿了愛,萬物在你眼中皆充滿靈性與生機。你發現有好多人愛你,而你也能夠愛好多人。你察覺到生命中有好多值得感激且美好的事,自己是個幸運且備受祝福的人。喜悅在你的心底綻放,無需任何理由。你的內在世界不為外在牽引搖擺,只是平靜地感受著生命所帶來的喜悅與滿足。

愛在你心中越來越滿,最後溢了出來,你此刻最迫切的需求是將那些滿溢的愛散播出去。此刻你覺得自己是富足的人,想要將這些喜悅分享給你的另一半。

雖然說是「另一半」,可是你們都是完整且美好的個體。兩個完滿的人相遇、相知、相惜,不需要透過彼此讓自己圓滿,因為你們本來就都是圓滿的。兩個完整的靈魂碰撞、昇華,你們都知道最好的答案不是彼此,是自己。

簡單來說,我認為所謂健康的愛是愛自己,直到愛滿溢到自己無法承載,因而渴望將多出來的愛分給他人。這樣的關係中沒有乞討也不會不平衡,因為你唯一的需求就是付出愛

關於我

心情比較平靜了嗎?歡迎訂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