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德勒心理學:《被討厭的勇氣》5大重點整理|真正的自由,就是被討厭

本書以「年輕人與哲學家對話」的形式,將阿爾弗雷德•阿德勒的思想(阿德勒心理學)集結成冊。

當我在閱讀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時,時常感覺被敲了一記,無比震撼。而當我回過神來,仔細檢視身旁一切的運作,又更加震撼於阿德勒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多真實。一旦吸收了這本書的知識便難以忘卻,因為這將會推翻你原有的思考方式、刷新你的世界觀,並且了解內在和宇宙運行的方式。

本文章只有概述了大重點,若有興趣了解更完整的內容,真的很推薦親自去看看這本書!

目的論

心理創傷並不存在

阿德勒認為,決定自我的不是「經驗本身」,而是「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」。經驗本身是中性的,無論我們經歷到了甚麼,都可以決定要如何體驗他。

我們都活在主觀的世界裡,傷害到你的往往不是事實,而是你經歷到這件事情後所產生的念頭

那為何還是常常聽見有人因為以前遭遇過了甚麼事情,所以現在無法做某些事呢?

阿德勒主張,人們並非因為遭遇到甚麼事情,所以才產生了情緒。恰恰相反,其實人們會為了達到某些目的,才產生了情緒。

人會捏造情緒

書中舉了一個例子:

客人在餐廳吃飯,服務生不小心將飲料灑到客人身上,而客人的內心瞬間被怒火填滿,開始對服務生破口大罵。不過仔細想一想,其實客人只要和和氣氣地請服務生幫他處理好,想必服務生也會樂意做的。

那為什麼客人不和氣地與服務生溝通呢?因為客人認為溝通既麻煩又耗費精力,與其如此,不如發一場大火。發火與溝通都能達到同樣的目的——使服務生善後,那還不如選擇最省時省力的作法。

因此,客人是為了達到「省麻煩」的目的,而產生了「生氣」的情緒。

情緒可以收放自如

或許有人會反駁:人們無法控制情緒啊!生氣是無法控制的事情!

阿德勒表示,情緒是一種收放自如的「工具」。

舉例來說,當媽媽對你破口大罵,但主管卻突然來電。這時候媽媽忽然轉換成和氣的口吻與主管聊了五分鐘,掛斷電話後,笑臉消失,又繼續擺回剛剛的那副臭臉,繼續對你破口大罵。

這證明了情緒是可以收放自如的,而媽媽是為了破口大罵、快速達到目的才產生了生氣的情緒。

相關文章:莫名情緒低落?我有憂鬱症嗎?用阿德勒心理學解析其背後的「目的」

自卑感從何而來

人是在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世界上的。而為了擺脫這種無力的狀態,人會想要追求理想的狀態,阿德勒稱其為「追求卓越」。

任何人都想追求卓越,但當理想無法達成時,就會產生覺得自己低劣無能的自卑感

無論是自卑感還是追求卓越都不是疾病,而是一種對成長來說健康的刺激。

為了消除自卑感而努力向前,這樣的自卑感是不會有問題的。

自卑情結

如同上述所述,自卑感並不會不好。

然而自卑情結是指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。「因為我的學歷低,所以無法成功」這種因為A所以B的論點,不是自卑感,而是自卑情結。

阿德勒表示,把原本無關的事物說得好像關係重大,這不是「無法成功」,而是「不想成功」。

意思就是,害怕跨出那一步、不想付出實際的努力、不想為了改變而犧牲原本的生活,也就是缺乏改變的勇氣。雖然不滿意現狀,但還是覺得維持現狀比較輕鬆愉快,因此把自卑感當作不改變的藉口

優越情結

這種因為A所以無法B的思維方式,言下之意就是:如果不是因為A,其實我也是有能力、以價值的

雖然深受強烈的自卑感所苦,但卻沒有勇氣以努力與成長的手段來補足,也無法忍受「因為A,所以達不到B」的自卑情結。因此就會想要用更簡便的方法補足:優越情結

優越情結就是刻意表現得好像自己很優秀,沉浸在虛偽的優越感之中。

例如刻意展現自己跟有權勢的人關係很好,藉機跟別人炫耀自己有多特別;或是選要自己的功勞等等。他們希望別人認為他們優秀又特別,這就是一種虛偽的優越感。

真正的自信,不是驕傲又自大。優越情結是害怕沒有人認同這樣的自己,才將自己包裝成特別的人。

炫耀不幸

當我們將自卑感尖銳化後,會轉換成一種特殊的優越感類型,就是炫耀不幸

意思就是以驕傲的口吻,敘述著曾經遭遇的不幸。而當別人想要安慰或勸導他時,就會用「你根本無法了解我的心情」來回絕對方的好意。

這樣做,是想要藉由自己的不幸,讓自己變得「特別」;憑藉著不幸,想要高人一等。

這樣,別人就小心翼翼地對待我。而我就能將自己的不幸,當成支配對方的武器了。

在我們的文化中,軟弱是最強大的力量。當我們看見一位心靈慛弱的人,我們必定會小心翼翼、對他命是從;而嬰兒也是很好的例子,嬰兒透過軟弱支配他人,卻因為軟弱而不受人支配

因此,只要把不幸當成讓自己變得特別的武器,那麼就永遠都需要這種不幸的狀態。

相關文章:覺得自卑、想擁有自信?阿德勒心理學帶你認識自卑、建立自信!

真正的自由

否定認同的需求

我們之所以會汲汲營營地尋求他人認同,是因為我們受了賞罰教育的影響,誤以為只有得到他人的認同,我們才能感到價值。

但這種價值感是建立在一個充滿不確定、無法掌握的人之上,這不是健康的自我價值,認同的需求只會讓你感到不自由。

在後面的篇章中,我將會告訴你健康的價值感為何,以及如何達成。

賞罰教育

賞罰教育就是:只要採取適當的行動,就會受到讚揚;萬一做出了不當的行為,則要接受處罰。

這將會衍生出一種錯誤心態:「如果沒有人稱讚我,我就不採取適當行動;沒有人責備我,就做出不當行為。」

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任何人的期望而活,沒有必要滿足別人的期望。

課題分離

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任何人的期望而活,相對的,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我們的期望而活,也沒有必要滿足我們的期望。

大部分人際關係的紛爭,都是因為自己干涉了別人的課題、或是別人干涉了你的課題而引起的。

因此我們需要課題分離,釐清課題的所有者,然後停止干涉。

思考「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,最後會是由誰承擔?」所要承擔的那方,就是他的課題。弄清楚之後,就停止要求他來承擔你的課題。

例如父母總是喜歡要求孩子讀書,這就是干涉他人課題的例子。

但在課題分離後,父母了解「用功讀書」是孩子的課題,而他們可以隨時在孩子的身邊提供支援。在孩子沒有提出要求之前,不一一干涉。

俗話說:「可以將馬遷到水邊,但不能強迫牠喝水」如果無視了當事人的意願、強迫他做出改變,只會引起更大的反彈。

那是當事人的人生,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。

真正的自由,就是被討厭

這個說法不是要你刻意尋求討人厭的生活方式,而是不要害怕被討厭

如果無法不在意別人的評價,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,便無法達到真正的自由。

就算有人不畏我們著想,那也是他們的課題。還有,認為「我已經付出那麼多,你應該喜歡我」,也是介入別人課題、尋求回報的想法。

我仍然可以希望別人喜歡我,然而要不要喜歡我,便是他們的課題了。

因此在在乎他人評價前,先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吧。畢竟這是你的人生,沒必要為了別人而活。

人際關係

不能責罵,也不能稱讚

當平輩或長輩做了令人感恩的事時,我們不會對他們說「你好棒」,那似乎聽起來有點冒犯人。

但我們卻會給予晚輩稱讚,因為其實「稱讚」背後是有能力者給無能力者的評價

稱讚背後帶有上下關係,其目的在於「操控能力比自己還差的對象」,其中並沒有感謝或稱讚的意思。

而我們會因為認為對方比自己還要低人一等,因此就不顧對方意願介入了他的課題。而人常常會因為受到了稱讚而形成「自己沒有能力」的信念,這就是責罵與稱讚的弊端。

鼓勵

健康的關係應該是,不評價一個人。單純地表達喜悅、感激之情就足以。

人在聽到感謝的話時,就會明白自己有貢獻的。而「貢獻感」正是「價值感」的來源。

因為當一個人對他人來說是有貢獻時,就能感受到價值。

不是從他人那裏獲得好的評價,而是主觀認知自己「對某人是有用處的」。

我的價值從何而來?

「存在」的層級

但阿德勒主張,我們不以「行為」的層級,而是以「存在」的層級看待別人。

有一位躺在病床上的老爺爺,若以「行為」的層級看待,他可謂是一點用處都沒有,甚至還給家人添麻煩;可若是以「存在」的層級看待,那麼光是他活著這點,就足夠成為家人的心靈支柱了。事實上,老爺爺的家人也不會要求他要有甚麼行為表示,只要他存在那就足夠值得感激和喜悅了。

同樣的狀況也可以套用在你身上,你的存在勢必會給某些人帶來價值,也包含你自己。

你的存在本身就值得感激,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你的價值

我的價值感

除了上文所述,我們也可以主動感受自己的價值,而「貢獻感」正是「價值感」的來源。

當我們為這個社會所付出,便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。說穿了,貢獻他人是為了感受自己的價值

如上面的章節所述,當有人對我們表達感激與敬意時,便會感覺到自己對於社會有幫助。

而貢獻自己所歸屬的社會,能讓我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,更能進一步感到幸福。

接納自我

我的文章中時常提及「接納自我」,那是敞開的第一個步驟。

然而許多人會將肯定自我接納自我搞混,其實這兩者有很大的不同:

肯定自我類似於正面思考,只看見事情的積極面。明明自己做不到,還要暗示自己「我很棒」、「我很強」;而接納自我則是了解世間的一切都是中性的,坦然接受這個辦不到的自己,並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朝目標前進,不欺騙自己。

《寧靜禱文》:「神啊,請賜與我寧靜,好讓我能接受,我無法改變的事情;請賜與我勇氣,好讓我能改變,我能去改變的事情;請賜與我睿智,好讓我能區別,以上這兩者的不同。」

我們抱持著平靜,接納無法改變的;並抱持著勇氣,改變能夠改變的。這便是接納自我真摯的涵義。

關於我

3 則留言

  1. Hi I am sso gglad I found yoyr blog, I realloy foynd
    you bby mistake, whiole I wwas searching on Digg forr somefhing else,
    Anyho I aam herde nnow annd would jst lik tto ssay
    thanks a loot foor a fantaastic post and a alll round
    inyeresting blo (I aalso love tthe theme/design), I don’t have time to go threough it alll at thee momennt but I have bookmrked iit aand lso adsded in ypur RSS feeds, sso
    hen I have time I wikl bbe bak tto read more, Please do keeep uup tthe superb work.

  2. 謝謝佩達認真的回復,好愛你、超級感謝你!
    阿德勒書中提到:「無人自願為惡」,如果沒記錯的話,這句話意思是「沒有人願意做違背自身利益的事」。
    不論是行世人口中的「善」亦或是「惡」,都是出自於自身利益。
    行惡應該很好理解,而行善則是像文章中所提到的,貢獻他人是為了感受自己的價值。
    因此,利己是天性,更不是壞事,不用太苛責自己!

    另外,陳文茜曾在書中「給逆境中的你」強調過逆境的重要性,她說:「一輩子沒有遇見逆境的人,換一種說法,可能不是幸運;『所謂人生勝利組』的人,當他愈到生命盡頭,他會活得愈危險。一個人一生都是順境,他如何接受死亡?接受消逝?接受無我?多半他只能在晚年時,恐懼地活著。」
    因此,我認為在早年就遭遇了逆境的你比一般人都要幸運得多。在這樣的年紀就開始哲學探討與觀察思辯,相信不論是現在或未來,妳都會是一位睿智、透徹、自由的女人。

  3. 我以前國中同學也推薦給我這本書,但當時我還不明白這本書對我而言的需要。我聽過一個主張:人類的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;當時就覺得這句話很有深意而記到現在,或許它就是出自阿德勒;這段時間,我也算深刻體會到其中的道理。在面對挫折當中,擁有怪罪對象的事情,總讓我難以忘懷;反而那些明顯咎由自取的事情,顯得多麼微不足道。可是讓我厭煩的那些,其實根本不屬於別人的課題。我這兩個月才發現我是何等不擅換位思考,不敢面對過去的盲目,總想著若對方能彌補會使我更好受一些;而在現實裡,我們明明是站在平等的立場的;沒有誰是受害者,在平等的關係中各取所需,有所富足與匱乏。回望過去,會後悔當初那段時光,不正是透過自身感情賦予過去的事實意義嗎?或許能說煩惱全是來源於利己的人性–又能說自我–也說不定。

留言功能已關閉。

心情比較平靜了嗎?歡迎訂閱: